中新网上海12月10日电 (记者 王笈)达·芬奇笔下最具东方美学神韵的油画真迹《头发飘逸的女子》,《大西洋古抄本》中的11幅珍贵手稿……作为上海博物馆“对话世界”文物艺术系列大展第三展,“对话达·芬奇——文艺复兴与东方美学艺术特展”10日在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正式开幕。
达·芬奇真迹《头发飘逸的女子》在上海博物馆展出。 中新网记者 张亨伟 摄
本次展览由上海博物馆和意大利特雷卡尼百科全书研究院联合主办。展览精选了18件文艺复兴艺术珍品真迹和18件中国古代绘画传世名作进行同步展出,从“东西方在相同时代却迥然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”和“东西方在不同时代却异曲同工的艺术风格”两个视角,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之旅。
列奥纳多·达·芬奇是家喻户晓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巨匠,其创作的《蒙娜丽莎》《最后的晚餐》等杰作吸引了无数人前往一睹真容;他也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、发明家,为后世留下许多珍贵手稿,堪称文艺复兴时期的“全才”。然而,达·芬奇存世的绘画真迹屈指可数,且绝大多数作品为不可移动或禁止出境,故在中国国内难得一见。
观众临摹的《头发飘逸的女子》与达·芬奇真迹合影。 中新网记者 张亨伟 摄
展厅中占据“C位”的《头发飘逸的女子》最受关注。据介绍,这是意大利唯一一幅可出境的达·芬奇油画真迹,也是达·芬奇油画中最具东方韵味和神秘感的代表作。这幅未完成的作品描绘了一位头发飘逸的年轻女性,双目低垂,轻轻颔首,脸上带着一抹若有似无的微笑,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,从头至尾散逸出典型的达·芬奇式神秘。
距离《头发飘逸的女子》不远处,与达·芬奇同时代的中国明代著名画家唐寅的代表作《秋风纨扇图》与之“相望”。唐寅,字伯虎,号桃花庵主,为“明四家”之一。此图为唐寅晚年佳作,绘庭院一隅,仕女执扇沉思,人物面容柔婉;幅左有自题诗一首,点明“秋风纨扇”的主题,是借用典故感叹身世沉浮、世态炎凉的自我写照。
唐寅的代表作《秋风纨扇图》。 中新网记者 张亨伟 摄
同为“文艺复兴三杰”之一的米开朗基罗的两幅珍贵素描、达·芬奇弟子的重要绘画作品,以及鲜少露面的五代《闸口盘车图》、南宋梁楷《白描道君像图》等名品也在此展出,通过一些彼此呼应的蛛丝马迹,实现了跨时空的文化交流。
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表示,希望观众用自己的眼睛与心灵去发现艺术的和而不同、艺术与科学的完美交融,感悟数百年前东西方艺术大师精妙绝伦的创新魅力。(完)
中新网乌鲁木齐12月10日电 (陶拴科)9日晚间,吉尔吉斯斯坦国家记协主席阿扎玛特·卡斯别克向中新网记者表示:“2007年来过新疆,至今已经16年,美丽的新疆变化太大了。”
12月4日,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、中国新闻社新疆分社、阿勒泰地区新闻办公室共同主办的“冰雪之乡雪都记忆,中亚+俄罗斯媒体参访行”活动在新疆阿勒泰市启动。
连日来阿扎玛特·卡斯别克一行赴新疆阿勒泰市、富蕴县、乌鲁木齐等地进行参访。他感慨道:“我们亲身感知了新疆在城市建设、乡村振兴、民众生活等方面的变化,毫无疑问新疆是个美丽的地方,看到了中国政府在新疆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以及对民生的改善。”
在阿勒泰将军山国际滑雪场,滑雪爱好者在滑雪场,诠释着速度与激情。“山河异域,风月同天,我们都生活在亘古绵延的天山脚下,中国政府利用冬季冰雪资源,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活力,将冰雪变成了白银,为民众造就了一方致富的源泉。”他说。
“吉尔吉斯斯坦和中国是友好邻里关系,此次我感受最深的,就是参加了阿勒泰地区民族刺绣作坊,真的没想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保留的这样完好,并且民族刺绣还带动了当地就业,让传统文化得到延续的同时还给民众带来了经济收入,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宣传。”
今年是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提出十周年,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的核心区,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,深度融入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中。阿扎玛特·卡斯别克感慨道:“受益于‘一带一路’倡议,中国企业在吉尔吉斯斯坦修建了很多道路和桥梁,改善了我们当地人民的生活,为我们民众的出行提供了便利,我非常感动和感谢。”
“此次随团采访,收获颇丰,我感受到了一个充满活力、飞速发展的中国!作为记协主席,我要把所见到的故事分享给我的同事们,让他们有时间走进中国,感受不凡。”阿扎玛特·卡斯别克说。(完) 【编辑:刘阳禾】